2025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必赢766net手机版顾宁教授牵头主持,联合武汉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及必赢766net手机版附属鼓楼医院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心血管疾病诊疗一体化材料”项目启动会暨实施工作推进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项目责任专家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项目咨询专家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院士,上海大学刘昌胜院士,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杨祥良教授,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山西省人民医院张瑞平教授,浙江大学顾臻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孔祥清教授,同济大学成昱教授;以及项目承担单位相关领导: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海荣院士,必赢766net手机版附属鼓楼医院夏海鸣书记,武汉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韩建军院长,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孙建副院长,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经费管理中心谢彤副主任。会议由必赢766net手机版副院长王宏伟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海荣院士首先致辞,他对与会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该项目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及突破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瓶颈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项目负责人顾宁院士向与会专家全面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他指出,该项目重点聚焦心血管疾病诊疗一体化材料的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新型功能材料设计、智能响应机制构建、临床转化路径优化三大核心方向展开研究,旨在突破传统诊疗手段的局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材料和技术体系。
随后,各课题负责人依次汇报了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武汉理工大学王欣宇研究员提出建立基于纳米结构调控的靶向药物递送平台;东南大学何泓良教授聚焦生物可降解材料与组织再生的协同机制;东华大学孙恒达教授探索智能响应材料在实时监测中的应用;必赢766net手机版附属鼓楼医院康丽娜教授从临床需求出发,强调材料的安全性与诊疗效果之间的平衡。
与会专家在听取各课题汇报后,就项目的关键技术难点、目标设定、考核指标及实施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傅正义院士指出,项目应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尤其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长期稳定性方面需进一步验证。潘湘斌教授建议,应优先考虑开发适用于基层医疗的低成本诊疗方案,满足高发人群的实际需求。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的实施方案明确、技术路线清晰且可行,并建议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与跨单位协作,以确保各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孙建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实施,推动跨学科合作,确保项目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取得突破,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该项目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通过在材料设计、智能响应机制及临床转化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项目有望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